這篇新聞說起來沒有多大的問題
畢竟研究所休學的人數比例是亂寫不來的
但是問題就是出在台灣最出名的笑話雜誌Cheers
這個記者是看到東西就直接搬過來用嗎
也沒看看裡面的統計數字有多大的問題
這樣直接拿來引用,簡直是為虎作倀
剛剛看到國內某大學教授說
「文章參考性最高的是期刊論文、博士論文,接著是新聞報導,最後才是碩士論文。」
X的!現在新聞報導簡直是亂七八糟,這樣不就是在說碩士論文不如那些胡言亂語的新聞
Cheers這篇報導的數字擺明就是要誤導讀者
讓讀者認為有高達七成以上的企業認為碩士他媽的爛
但仔細看一下數字
有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點七的受訪企業認為,碩士畢業生的「表現力」(指能力立即可用)不足
企業調查對象扣除未聯絡上與拒絕者,總計一千零三十三家,回收三百四十六份有效問卷,回收率百分之三十三點五。
仔細看喔,對於受訪的資料數量,裡面有76.7%是這樣子認為
再來看看牠總共回收了346份有效問卷
有效問卷是指真正可以拿來使用的東西
也就是說要用346*76.7%=265
所以應該是說1033家裡面並不是有76.7%的公司這樣子認為
而是有效問卷裏面有76.7%這樣子認為
這跟1033家公司這個數字扯不上啥洨關係
這種手法就像是,飛機公司總是宣稱飛機是世界上失事率最少的交通工具
但是飛機公司絕不會跟你說一旦飛機失事,死亡率也是最高的!!!

現在社會真的很奇怪,常常用一些數字欺騙善良小老百姓
然後很會肏弄話題,有什麼事情不問是非,拼命扣帽子就對了

雜誌調查:碩士畢業生立即可用性不足

中央社 更新日期:"2008/09/16 16:03"

(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六日電)根據Cheers雜誌最新出爐的調查顯示,碩士畢業生的「立即可用性不足」,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點七的受訪企業認為,碩士畢業生在職場中無法立即上手;百分之五十二點九的企業認為,碩士畢業生需要重新訓練六個月才能有所表現。

Cheers雜誌「2008年台灣1000大企業對碩士生評價調查」,主要是針對天下雜誌一千大企業人資主管進行問卷調查,調查時間自七月二十一日到八月八日止。企業調查對象扣除未聯絡上與拒絕者,總計一千零三十三家,回收三百四十六份有效問卷,回收率百分之三十三點五。

調查發現,當企業主管在篩選「初次求職者」時,碩士比學士易受青睞,比例為五成四,並沒有大幅領先大學生。

光寶科技人力資源處副處長黃郁仁表示,「當碩士生大增時,企業不免優先選擇高學歷者,但那不是最重要的考量。我們在乎的是立即可用的能力。」

可惜的是,雜誌調查發現,有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點七的受訪企業認為,碩士畢業生的「表現力」(指能力立即可用)不足;百分之五十二點九受訪企業認為,通常需要重新訓練六個月才能有所表現,相較過去認為三個月試用任滿即可上手的「傳統」,整整拉長兩倍的時間。

另外調查也發現,大學生延畢比例提高,國內延修生佔應屆畢業生人數,六年來從一萬一千人,攀升至三萬五千人,比例由百分之十一點九五上升至百分之十七。

雜誌也指出,高達七成人資主管認為,大學畢業生在「尚未了解生涯志趣」前,應該先進入職場,透過做中學,發現人生未來的方向。970916

大學延畢生 10年多一倍 研究生暴增 教部明年凍結人數
 
更新日期:"2008/09/17 04:35" 韓國棟、林志成/台北報導

國內研究生人數成長速度驚人,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,八十八學年度在學碩士研究生約三.八萬人,博士研究生約一萬人;到九十六學年度,碩士生已超過十七萬人,博士生突破三萬人。為避免研究生素質下降,教育部決定,九十八學年起,凍結各大學研究所人數成長。

教育部正在審查九十八學年度招生人數,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表示,九十七學年度各大學研究生人數增加了三百多人(不包括科技大學增加人數),已來不及管制,但九十八學年起,一定會凍結成長。

《Cheers》雜誌昨天也針對碩士畢業生的職場能力發表「台灣一千大企業對碩士生評價」調查,五成四企業徵人優先考慮使用研究生,但也發現,碩士畢業生「表現力(指能力立即可用)」不足,需訓練六個月才能上手。

《Cheers》雜誌指出,除了研究所人數大幅攀升,國內大學部學生延畢人數,十年來從一萬一千人攀升至三萬五千人,延畢學生主要是準備考研究所。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研究所,九十五年國內研究生休學率達一○.九一%。

九十六年度國立大學延畢生以台大一一一二人最多,占三成左右。私校延畢生最多是文化大學一一三八人、淡江一一二四人。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表示,多數人因研究所落榜,故意讓體育或通識科目當掉,再花一年準備考研究所、留學或考公職。

國內一千大企業徵人喜歡用研究生超過大學畢業生,但也感嘆國內碩士畢業生「立即可用性不足」。高達七六.七%的企業認為,碩士畢業生在職場中無法立即上手;五二.九%企業認為,需要重新訓練六個月才能有所表現。

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,在學碩士研究生人數大幅成長,一方面可以繼續提升學生的程度和能力,另方面也具有「穩定社會」的功能。「如果大學畢業生都進入社會,不讀研究所,失業率會攀升多少?」因此,教育部明年起雖然凍結研究生人數擴增,但短期內不會大幅減縮。

何卓飛說,就業市場中,碩士生還是比大學畢業生吃香。但為避免碩士生繼續擴增而造成平均素質嚴重滑落,教育部決定明年起全面凍結研究生人數擴增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論文不如新聞? 學子抗議

中時 更新日期:"2008/09/17 04:35" 陳至中/台北報導

教育部統計,我國研究生人數已突破十七萬人,濫設情況下,許多研究所的錄取率突破百分之百,入學容易,畢業從寬,論文品質堪慮。一名台大教授甚至說:「文章參考性最高的是期刊論文、博士論文,接著是新聞報導,最後才是碩士論文。」

根據《Cheers》雜誌資料庫,九十七年共有十九個研究所(組)的錄取率達一○○%,包括佛光大學社會所、華梵大學環境與防災設計所等,錄取率九十%以上有九十一所(組),幾乎「考了就上」。但同一份調查發現,從九十四學年度起,研究所休學人數即破萬人,今年更衝到近一萬二千人,休學率達一○.九一%,即每十個碩士生中,就有一人休學。

《Cheers》認為,休學比例如此高,代表許多人一味盲從,不知目的為何卻跟著考研究所,「為大學延畢而考研究所,考上又休學」,平白浪費國家教育資源。如果大學生抓不到人生目標,不如先到業界闖蕩,在做中學,瞭解自己的生涯志趣。

台大國發所學生許慈育則表示,許多人考研究所是為了延緩兵役,或「過個水」拿個文憑,但那是極端的例子。許多人休學是為了準備論文,一邊工作增加社會經驗,一邊找題材、收集資料,「每個人考量未來,都有不同的方法,不見得要一次念完。」她有一個念東亞所的朋友,暑假到阿富汗當國際志工,交論文勢必得延後,延長修業時間,絕非浪費人生。

台師大政治所學生許惠珍也說,碩士生素質沒有外界想像那麼糟,畢竟教授會盯,許多所還有學科考,沒考過連論文都不能寫。老師千叮嚀、萬叮嚀:「不要只把自己當年紀大一點的大學生!」自己的同學中,就有許多人一邊工作、一邊寫論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喵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