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河的水真的好鹹
這句話相信大家還很熟悉吧
不久前的總統大選,有鄉民插賭輸了
就得脫光衣服去跳愛河
從水中起來就說"愛河的水真的好鹹"
愛河的整治從民國68年到現在
一直到民進黨執政才大功告成
當然,那些人把功勞通通放到自己身上,以前二十多年的整治都是幻覺
那些人嘴臉我們就不談了,令人噁心至極(大嘴巴跟媽媽桑...)

這不是這篇的重點
這篇重點是愛何這種整治辦法,真的適合拿來歡天喜地?
將上游的汙染源截流到污水處理廠,這種辦法是沒錯
但問題是水就不回愛河了,由於上游來的水大量減少
污染源就不來,變成海水浸入原本的淡水流域
這幾年工廠外移,大家都知道吧,污染的負擔也因此少一點
另外台灣河川最大的汙染源是家庭污水
以前因為沒有規劃家庭污水下水道處理機制
家庭污水幾乎是直接進入河水
台北市在我當兵時期,常常看到污水下水道的工程
完成了沒我是不知道,但至少這些建設如果真的有完成、有做好、有規劃正確
我相信前些日子新聞報的淡水河變乾淨,會變的更加乾淨

至於愛河未來的後遺症,我們就等著看吧
反正事情爆了,再把責任推給國民黨就好了...


http://www.pts.org.tw/php/html/island/list_view.php?ITSET=242&KIND=A




第 242 集 愛河
記者:于立平
今年元宵節,高雄愛河璀璨登場,佇立在河面上的主燈,像是一個魔法水晶球,魔力四射吸引人潮,繽紛亮麗的背後,隱藏著二十五年的整治歷史,她的前世與今生,就如同一場歷經波折的愛情故事……  

  夜裡的愛河,除了河畔的燈光迷人,在河面上來回穿梭的愛之船,也為愛河增添幾分浪漫的色彩,以前大家習慣從陸地上看愛河,現在可以從河中欣賞熟悉的城 市,其實在愛河航行,是許多老高雄人的共同記憶,因為愛河以前曾經是一條運河,早在日據時代 ,高雄港開港之後,日本人為了工業運輸,就把愛河河道竣深縮窄,好讓輪船行走,光復初期有許多木材場與磚窯場,沿著愛河中設置,利用愛河運送原料與成品, 許多聚落因愛河而興起,早期高雄鹽埕區的居民還曾經引愛河的水來曬鹽,靠著愛河的河水 ,養活了好幾代人,不過這條貫穿高雄市的生命之河,最後變成都市發展下的排水溝。  

  在高雄市有一半以上的居民,沿著愛河居住,約七十二萬人的生活廢水,全部直接排入愛河,家庭廢水是愛河主要的污染源,另外三成則是工廠廢水,最後「髒 臭」成為愛河的代名詞,讓人不敢親近的愛河河畔,成為都市中藏污納垢的角落,流鶯、色情依附著愛河生存,在文化上愛河被污名化,在生態上愛河被宣告死亡。  

  民國六十八年高雄市政府,採取污水截流的方式,開始著手整治愛河,這場漫長的死水復活戰役,打了二十五年,在愛河的支流上,高雄市政府設立了十一污水 截流站,並且開始興建污水下水道系統,現在高雄市的家庭接管率已經到達30%,在花費一百六十四億代價之後,愛河改頭換面,亮麗登場。  

  現在愛河下游,多了優雅的咖啡座、綠地公園,民眾可以在這裡喝咖啡、 散步 談天,河中魚兒悠游、 風帆點點,就連建商也相中了愛河河畔,興建高級河岸住宅,但是光鮮亮麗的愛河,背後卻隱藏著生態變貌的代價。  

  愛河流域內,每日大約有50萬噸的廢水,被截流送進污水處理廠,再直接排入海洋。這樣一來,流入愛河的淡水減少了,海水感潮帶就往上游移動,幾乎成為 一條海水河,河水變海水不只生態大搬風,未來還隱藏著海水入侵地下水與土地鹽化的隱憂,為了解決河川整治的疏漏,目前高雄市政府準備每年以200萬元,向 農田水利會400萬噸的水,來補助愛河來維護水質,為了讓這條河還清,付出了慘痛的代價,至今還沒有結束。  

熱鬧的燈會閉幕了,當燈光熄滅人潮散去,愛河如往常一般,靜靜的在城市中,其實愛河一直都在,只是她的面貌隨著人們對待她的方式而改變,一條河究竟可以有幾種面貌,下一次愛河又將用什麼姿態登場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喵星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